暴雪電競館導覽
上一篇有提到暴雪電競館的各項配置,但沒有太多版面配上照片,這篇就以展示照片配上講解的方式各自說明電競館場地的使用方式。(絕對不是我在偷懶!首先是電競館的入口外,電梯一出來是面牆,這牆其實算是公用的,所以有活動需要額外使用得跟房東報備,當初有使用過是在爐石台北大賽時,當成是選手的照片展示牆,有貼輸出的話其實比原本牆面乾淨很多。
接著右轉就到了大門的部分,門外也有一面牆可以在活動時做使用,可以用來輸出遊戲圖素以及 LOGO,做為提供玩家拍照的背景牆,而牆體的左邊就是電競館的 LOGO 以及大門了。
在來當然就是大門 LOGO 了,這種發光的作法我真的很喜歡。
進到場館後左面就是櫃台,只賣飲料跟週邊,不賣吃的是因為場地不能用明火,然後做吉拿棒或是熱狗很容易場地會生出小強或是老鼠,所以在東區這麼方便的地方還是就決定不賣吃的。
而在櫃台的對面就是電競館的贊助商,感謝當時各廠商的熱情贊助!
在進來就是賣週邊的展示櫃,後來還加了移動的櫃子,多擺了很多東西。
右轉之後的牆上是當時鬥陣特攻太平洋職業錦標賽與參賽隊伍 LOGO,當時有台灣、香港、日本、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地區的隊伍來台灣住三個月打比賽,也算是前所未有了。
而這面牆其實很棒的地方是可以隨意更換,之後就有輸出現場的活動照片做展示。
而在那面牆體的後面就是分析室的位置,分析台當時也改了幾個版本,背後配上三個螢幕,分析台的桌子前面也配上三個螢幕,後面那三台電視可以獨立丟給他內容,前面的三台電視則建立成電視牆的概念,可以單獨一個畫面也可以丟不同東西給它。分析台的燈光則可以依照比什麼遊戲來變換顏色。
比如像是當時暴雪英霸比賽時所做的顏色與營幕顯示配置
採訪區,不過說真的這塊的預算真的很少,東西擺設的太過簡單一點QQ
這是開幕當天 VIP 室的照片,半圓桌在開幕時還沒做好,其他傢俱都是我挨個挑然後買的。整個房間架高一米,擁有獨立的保全門禁,保護隱私讓外面從玻璃也看不太進來,獨立的喇叭和電視,還有自己的冰箱跟咖啡機
主播賽評台,一個面對場內一個面對背景牆,看想怎麼用就用那個,主播台前面的板子是可以隨著比賽抽換,總之遊戲太多所以都得隨插即用的概念。
這間就是實況屋了,實況主的螢幕畫面也會同步在外牆上的電視,在做活動的時候可以讓現場的玩家看到實況主的畫面。
試玩區,沒什麼特別就是二十四台外星人電腦。
可因應暴雪多款遊戲不同人數的對戰組合,提供隨插即用可搬離的對戰桌,這是鬥陣的六座。
這是英霸的五座。
這是爐石的沒半座,額外放了專用的對戰桌。
爐石台北大賽當時舞台配置是右邊對戰桌,左邊是中場表演的爵士樂團,至於這些東西怎麼擺以及麥克風要怎麼架,都是我去國家音樂廳看演出時學來的。
當時觀眾椅是跟 NBA 一樣的椅子,很棒的是這椅子是台灣廠商做的!
電競館大概就是長這樣,其它選手休息室、梳化室、記者室跟辦公室其實沒什麼特別的,至於導播室跟機房我就不發了,都是機器沒什麼。上次有提到消防設計,這次順便提一下場館安全的部分。首先提下,如果是在外面的場地辦活動,一般來說你能夠在整個場地走到那個區塊,是要看你身上的那張工作證,選手、VIP、記者、轉播、工作人員、裁判等等各自有不同工作證,而在電競館如果要一直用這些牌子有點不實際,因為你必須得在每個門前面放個工讀生查核。
但說真的我遇過太多次在外場辦活動時,沒牌子的人活動公司的場控跟工讀生還是隨意放到後台亂跑的情況。所以在電競館上我就在每個門都裝了保全系統,每個工作人員都會有卡片,每進一個門都得要刷卡,而你能夠刷的開才代表你有進去這邊的權利,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需要每個門都站工讀生的問題。然後現場也有很多台攝影機,不過很幸運從來沒有需要去調閱紀錄過。
寫完這篇第三篇了,繼續寫下去就到更細的設計去了,我再想想要不要寫,總之很高興可以分想這些前塵往事給大家,台灣還有沒有機會再搞好的電競館我不知道,但肯花那麼多錢的我估計是不會有了。很可惜 Garena 跟 Blizzard 在台灣的電競館都已經消失,我想這不僅是遊戲公司的損失,也是玩家與觀眾的損失。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