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2》評價與心得,爸爸一直都在

電影《流浪地球2》評價與心得,爸爸一直都在

《流浪地球2》介紹

電影《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執導,吳京、李雪健、沙溢、寧理、王智、朱顏曼滋領銜主演、劉德華特別演出的科幻災難電影 。該片於 2023 年 1 月 22 日在中國大陸及北美地區同步上映;2023 年 2 月 9 日在港澳地區上映。該片以提出計劃將建造 1 萬座行星發動機的時代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太陽危機”即將來襲,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萬座行星發動機正在建造中,人類將面臨末日災難與生命存續的雙重挑戰故事。電影《流浪地球2》2023 年 4 月 14 日起在騰訊等 OTT 平台上架,國際 OTT 平台會不會上未知。

票根?wwww

《流浪地球2》預告

《流浪地球2》評價與心得

《流浪地球2》好看嗎?

以科幻片電影的角度來看《流浪地球2》,的確是部優秀的作品,特效製作精良已經有美國好萊塢的水準,但電影時間長達 173 分鐘,加了許多沒那麼有意義的台詞與劇情。劇中雖然危機不斷發生,但因字卡不間斷的持續在倒數暴雷,讓結果顯得沒有驚喜,還是第一次見到官方自己在電影字卡預告之後要發生的事?

故事線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段就是吳京這位《流浪地球》主角的前傳故事;另一段則是劉德華將自己和女兒接入量子電腦後獲得永生的過程,不過似乎在兩人進到數位化前,超級電腦已經有自主意識,不斷通過無所不在的監視器監看人類行為。除主線外也有其它配角的支線,將多故事重合在一部電影,讓全片長達到 173 分鐘。

既然是中國大陸出產的科幻片,劇情以中國為主角也很合理,中國的好朋友俄羅斯可說為配角,其它國家連臨演都稱不上,連本月要試射星艦的美國都淪為搞笑角色,如果無法接受這種設定,建議就不要看這部電影,畢竟有很多宣揚國威的愛國情節。由於是科幻片,所以你無法對電影中的科技提出太多質疑,比如說人類到 2058 年還在使用現代設計的手機,有著殲20造型卻有 F-35B 垂直起降技術的戰機,以及月球引爆核武能產生核聚變,甚至移山計畫都是現今科技無法實現的技術。

筆者對於電影中的技術感到好奇,可惜沒有科研背景無法作答,只好問問 chatgpt 關於月球引爆核彈能否引發核聚變?移山計畫是否能成功?還有假如遇上電影中的危機人類該如何解決?關於這三個問題,chatgpt 給出了一些它所能做出的解釋,可供大家參考看看。

在月球表面引爆核彈並不能引發核聚變爆炸,原因是要觸發核聚變反應需要非常高的溫度和壓力,這通常需要非常強大的能量源,如太陽或者類似太陽的星體。月球並沒有足夠的質量和能量來觸發這樣的反應。此外,即使是在地球上,也需要非常特殊的條件才能引發核聚變反應。為了在地球上實現核聚變,需要使用超過 100 萬攝氏度的溫度和巨大的壓力,而且需要精密的設備來控制反應過程。因此,在月球上引爆核彈並不會引起核聚變反應。

作為人工智能,相信科學和技術在未來會不斷進步和創新,但是就目前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來看,造出像電影《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並將地球推離太陽系似乎還不太可能。這是因為這樣的技術需要超級大型的能源供應和強大的動力系統,同時需要處理大量的物理和工程難題,這些難題目前還無法完全解決。而且,即使我們有了這樣的技術,也需要面對諸如資源、人員、環境等眾多問題和挑戰。因此,雖然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是無限可能的,但是在現階段,將地球推離太陽系的想法仍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想。

如果遇見電影中的毀滅危機,建議人類尋找新的生存環境,探索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或衛星,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或衛星。這需要發展更先進的太空技術和探測技術,並建立可持續的居住環境。最後建立星際移民艦隊,將大量人類和資源轉移到新的星球或衛星上,以確保人類的延續和繁衍。

扯完科技線再回頭講講劇情,毫無意外《流浪地球2》中表現最好的當屬劉德華,由於他開車不看路過十字路口導致座車被卡車撞上,老婆當場死亡外女兒的時間也所剩不多,為了將女兒的意識保存,他將女兒帶到實驗室,並將她的意識製作成數位備份。經過不斷版本迭代,女兒才有了兩分鐘的生命。雖然每次只有兩分鐘,仍然幫助圖恒宇有勇氣與目標繼續活下來。可是他所擁有的量子電腦版本比較舊,所以他找機會將女兒數位備份上傳到最新版的電腦上;在最後他要死亡前,也將自己的數位備份插上電腦,於是兩人在數位世界完成永生。

這整段故事設計的很好,可是圖恒宇將圖ㄚㄚ輸入的那台 550W 曾說自己是離線版本,即使圖恒宇將ㄚㄚ輸入進那台電腦也不會跑到其它電腦。它是如何在沒連網情況下對月球行星引擎下達指令?這部份沒有解釋。到底是 550W 一直有在連網,還是之後《流浪地球3》會揭露其實是未來人類的幫助,就像《星際效應》的蟲洞那樣?而圖恒宇與圖ㄚㄚ在通過聯網進入 550W 之後,又會對人類未來造成什麼影響?最關鍵部分,MOSS 發明者與目的是什麼?從彩蛋中可以發現 MOSS 一直在阻止人類成功,但因為圖恒宇是變量,所以成為拯救人類的關鍵。最後圖恒宇與女兒房間就像《星際效應》中黑洞的空間一樣,說是MOSS 是穿越時空的產物也不為過,所以它才會知道未來即將發生什麼。

吳京線由於是要接《流浪地球》,所以有其存在必要性,但他這條支線有些可惜,就像打水漂一樣只在水面上不斷飛過,未能像劉德華那樣深入。第一段太空電梯不知是不是在致敬成龍的武打風格,說實話跟這部電影不同調性,有點難看。空戰部分想像下在這麼小的空域要塞那麼多無人攻擊機與戰鬥機有點不太現實,應該撞死比被打下來多。之後很快跳到老婆生病,然後吳京為了兒子去應徵空間站工作,去到空間站後為了裝核彈又到月球,最後因為被友機撞擊一同墜機。從吳京讓其它太空人先離開的情節來看,也可說是對他之後犧牲做出預告。至於他最後搭乘俄羅斯登月艙逃離,那台小東西現在是不存在的。

總結下吧,藉著電影做文化輸出個人覺得很正常,有些人接受跟討厭也都很合理,從這部分去挑刺有點沒意思。如果你是中國大陸觀眾,應該要很開心有這樣的作品問世,代表電影工業的發展有長足進步。至於文化輸出會不會讓人感到反感,問題的根本原因並上不在於電影本身,所以在這問題上鑽牛角尖沒有任何意義。之後會不會上架 Netflix 等國際 OTT 平台不曉得,反正想看就看,對文化輸出反感不想看也沒影響。之前這部有上架美國院線,IMDb 有 7.8 分也還不錯,豆瓣則是高達 8.4,筆者會給個 7.5 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