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高手》介紹
全職高手是 2019 年改編自作家蝴蝶藍有關於網路遊戲競技小說的陸劇。由楊洋、江疏影、賴雨濛、梁森、李沐宸、賴藝、蔣龍領銜主演。劇情是敘述頂尖高手葉修在網路遊戲「榮耀」中,是被譽為教科書級別的玩家,因不接商業代言而遭到原本的東家嘉世戰隊驅逐。離開職業圈的葉修被興欣網吧收留,成為一位網管。擁有十年遊戲經驗的葉修,並不打算放棄他所鍾愛的榮耀,遂重啟 ID「君莫笑」,手持一把未完成的自製武器千機傘,在榮耀新開的第十區重新投入遊戲,開始了他重返巔峰的計劃。散人君莫笑在第十區大放異彩,葉修結識了許多新的小夥伴,也遭受到其他隊伍的欺負。儘管如此,他仍和新夥伴們重新組建了一支更強大的團隊,一起為了夢想踏上榮耀征途。
《全職高手》心得
首先來談談遊戲本身,由於作者蝴蝶藍自己說過他對電競不瞭解,小說靈感是來自於十多年體育類報紙的閱讀積累。所以他是把這個故事放進當時在對岸很熱門的遊戲 DNF 中。那 DNF 是一款像電視劇這樣可以進行這麼細微操作的 3D 遊戲嗎?顯然就不是的,下面放一段 DNF 的影片,大家就知道 DNF 跟電視劇是兩款不同的遊戲,比較相似的點就是來自於 DNF 遊戲中的連技概念。當然 DNF 也有像劇中所提到的公會系統,只是以電競來說的話,公會系統本身就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並不產生什麼影響。
然而劇中的遊戲榮耀是符合當代電競遊戲標準的嗎?可惜是不合格的。電競最重要的就是在比賽時的公平性,蝴蝶藍在寫這部小說時是 2011 年左右,當時英雄聯盟剛開始起步,沒有任何關注點,所以依照他對電競不熟的概念下,寫出奇怪的設定也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呢?比如說遊戲中的”銀武”系統就是一項很不符合遊戲開發以及電競的產物。劇中的銀武是玩家自制的,一般玩家怎麼努力也無法取得,課金也沒辦法,這顯然就不符合遊戲要賺錢的硬道理。而且銀武可以拿去參加電競賽事,這就違反了電競公平的原則,電競必須要素就是我能用的你也能用,同樣的角色、能力、強度是由遊戲廠家提供的,不是使用玩家個人的角色。還有就是在遊戲中殺對手會掉寶、噴經驗這些設定都是老遊戲才會了,現代人應該受不了這種遊戲,以及登陸遊戲還要插卡這件事,我只有在大型街機才有看過,電腦遊戲插卡有點不切實際,增加玩家進遊戲的困難度就不是件好事。
這麼說吧,榮耀的遊戲設定可以是這樣的,在榮耀中玩家一樣練習自己的職業角色並組織公會,職業戰隊則是組織公會去打寶,公會取得稀有道具並不是要自己製作銀武,而是要將道具賣給一般玩家去做銀武,用這些賺的錢來維持戰隊的資金(好像不夠)。而在電競比賽中,每個戰隊都可以選擇由遊戲官方提供的固定職業角色,每個角色都擁有相同的銀武,你可以選鬥魔師我也可以選,武器也不會有所不同,而比賽用的角色不能登錄到一般遊戲伺服器,只有在比賽伺服器上使用。然後葉秋的鬥魔師叫一葉知秋,他在職業聯賽上殺翻所有職業玩家,所以才被稱為鬥神,這才是電競比賽。
大型職業聯賽一般都是線下比賽,遊戲業者會有兩者選擇,一種是伺服器上額外架設比賽專用伺服器,另一種則是在現場機房架設遊戲伺服器。前者還是會因為連外網路斷線受影響,後者則是不存在連外網路,所以重要大型賽事會希望選擇後者。但後者的風險非常高(會出現私服的意思),因為會有弄丟遊戲主程式的高風險,所以通常在現場架設比賽伺服器的機房都會管理的非常非常嚴格,比賽如果有好幾天,在每晚賽後伺服器硬碟也都會由 IT 直接取走。甚至有聽過公司的稽核組會在大型比賽現場,試圖去偷這些東西,當你管理不嚴格東西被他摸走,就會看見一張留言貼紙,代表管理的 IT 要倒大楣了。
而在劇中的升降賽資格有合理與不合理之處,職業聯賽最後一名要打升降賽,這是最傳統的作法,但以資本最佳化的職業電競賽事來說,職業戰隊並不希望存在所謂的升降賽事,因為打輸我的隊伍就要掉級的話,代表這個商業是有風險的,有風險就會讓老闆考慮要不要投入那麼的金錢來打造戰隊。現在比較潮流的作法是買席位,英雄聯盟中的 LPL、LCS 都是如此,明年 LCK 也會如此。還有像鬥陣特攻的職業聯賽,一個席位就賣到十八億台幣。劇中升降賽的作法反而比較像幾年前台灣英雄聯盟的 LMS,不過那只能說是因為台港澳市場太小無法做到買席位這件事,假設戰隊運營資金都要靠遊戲公司補助才能生存的話,是要奢望那個戰隊有能力買席位呢?
所以要是葉秋是對岸現今這個電競時代的英雄聯盟選手,在離開嘉世之後如果他要再重新組一隊回到職業賽場,除非是他老爸願意花錢幫他買新席位,或是買下已經有席位的隊伍然後重組,不然只靠網咖老闆的財力,不管他怎麼考公會經營的證照都沒用,估計只能直接說再見了。當然還是有很多遊戲的電競比賽是沒有席位問題的,只是說改成這種方式是靠攏傳統體育的趨勢,像是職業棒球與籃球就不存在升降問題,這邊只是舉例比較有規模的英雄聯盟。
最後提一下劇中比賽場地設定問題,我沒看過把對戰室設在玩家完全看不到的地方的,以前為了要隔音所以都會蓋玻璃屋沒錯,但只要願意花錢做語音系統,電競館的音場也能控制的好的話,是不需要玻璃屋的。像是歐美國家都不喜歡蓋玻璃屋,因為他們喜歡讓選手跟玩家有互動。但封閉式的沒印象有在職業比賽看過,所以全明星孫祥跟葉秋上去代打這件事,在現實中大概不可能,但玩家與準職業選手對戰的同樂會,其實有點意思。還有假如要做這種方式的話,可以考慮在裡面架個廣角攝影機拍全體選手,然後畫面投在外面的螢幕上,這樣也是一種作法。然後劇中的對戰屋中,都沒有設置選手的個人攝影機,這也已經不符合現今的職業電競標準了,但劇中的對戰桌看起來還蠻有那個樣子就是。
除了提到封閉的對戰室不可能外,這兩位選手要這樣走進去裡面基本上更不可能了,大佬你的裁判呢?你的工作人員呢?要是沒有工作證不要說對戰室了,連後台你都難進一步。撇開這些不說,劇中也很用心的租了真的場館,然後搭了舞台找了臨演觀眾(行情大概 150 ~ 200 人民幣。與主持和主播賽評,也算是有用心了。順便提一下,電視劇第一集開頭那頭飛的 AR 龍,基本上現場觀眾是看不見的。只能通過現場大螢幕看見他飛,線上看直播的觀眾也能夠看見,但現場觀眾對著天空歡呼感覺就很傻wwwww 這個原理是通過至少一台固定的攝影機上安裝感應器去補捉現場的定位,然後在通過播放後製作的動畫,顯示出有條龍在場上飛的樣子。而這段擴增實境的阿龍,顯然就是致敬英雄聯盟 S7 世界大賽在北京鳥巢的遠古巨龍。
總的來說,這部電競劇說是當今最用心製作的電競劇也不為過了,除了蝴蝶藍本身劇情寫的不錯外,製作組在比賽呈現的部分也將真實人物 3D 補捉去做動畫,我都以為他們為了這部劇做了一款遊戲了勒。撇開電視劇的浮空四連刺真心有點好笑,還有劇中有些戰隊管理或是電競場上的問題,還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一些小問題並不影響大多數人的觀劇體驗,就跟我常說的弓道一樣,真正看懂對錯的實在太少了,一般人看爽就好。這部劇也傳達了許多正能量,算是部能夠鼓舞人心的好作品!比如說在近期的外媒報導,RSG(RSG電子競技俱樂部)選手 Sync曾獲得過 MPL-MY/SG(mobile premier league)第一季冠軍,因家庭原因離開職業賽場。偶然的機會他在網飛看到此劇後表示「看這部劇時會經常想起和隊友在一起的種種的美好回憶,我真的很想重返職業賽場」。
最後就來看看兩段劇中的高燃場面龍抬頭吧!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