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1日
介紹
《艾蜜莉在巴黎》(英語:Emily in Paris)是一部美國喜劇劇情類型的網路劇集,由達倫·史塔開創,莉莉·柯林斯領銜出演女主角,於 2020 年 10 月 2 日在串流媒體平台 Netflix 首播。20 多歲的艾蜜莉來自美國芝加哥,機緣巧合下她得到遠赴法國巴黎的工作機會。她需要兼顧自己的事業、友情以及戀情生活。
艾蜜莉在巴黎心得
首先,這個標題下的可能有點重手,不過這僅是筆者的感受,不合意也請不要放在心上。這兩部作品雖然一部是電影一部是電視劇,但相似感很強,同樣有些共通的點。像是剛畢業的女主、時尚感、法國、感情線、時尚秀等等,撇除掉《艾蜜莉在巴黎》的劇情與文化中的不合理外,這兩部最大的差異對筆著來說就是艾蜜莉這部劇缺乏了像米蘭達這樣的靈魂人物。希維爾在劇中雖然扮演艾蜜莉的上司,但她只有在初期展現出一丁點法國的驕傲,很快的就被劇情安排成一位小三與能力不足的主管。缺少了這樣的靈魂人物,就是筆者認為這劇最大的敗筆,下面再詳細說明。
先來講兩位女主角,安·海瑟薇在演 06 年推出《穿著 PRADA 的惡魔》時只有 23 歲,是一個跟劇裡角色非常相似的年紀。而莉莉·柯林斯在演這部劇時應該是 30 歲左右,雖然在劇裡看角色扮相是也不會覺得她 30 歲了,但她就是超過那個年紀太多,少了那麼一點稚嫩感。然後艾蜜莉在這部劇的設定,以《穿著 PRADA 的惡魔》來對比,幾乎是安德莉亞與米蘭達的綜合體,不管過程中做了什麼愚蠢的事,到最後都會變成加分項目。以一位剛畢業出社會,在芝加哥只經手過幾件簡單推廣案子的社會新鮮人,去到剛收購的法國公司就可以拿著雞毛當令箭,還真的把自己當成是行銷總監的樣子也是夠強,這點待過美商的筆者真不認為國外的文化都是如此。也就是因為她是安德莉亞與米蘭達綜合體這個設定,讓這整部劇變成奇怪的樣子。
艾蜜莉在法國第一個成功的社群宣傳是這件事,首先她拿手機拍的是一個,然後發的是放在桌上的四個,變魔術喔?www 然後她在圖片上打上法文的 le vagin n’est pas masculin! 但在文字說明上打 the vaguina is not male!,這邊就姑且認為法文很爛的她是用翻譯軟體英翻法吧,以一個 IG 前幾篇發文都是英文的人來說,突然要得到法國第一夫人碧姬·馬克宏的轉發要有多會作夢?但沒關係艾蜜莉在她初期低潮的時候成功了,也就從這個時間點希維爾這角色就開始黯然失色。
這是艾蜜莉的第二次出的點子,以在橋上拍攝的廣告在 Twitter 上發起投票,讓用戶決定是性感還是性別歧視。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引導品牌方走向負面營銷兼高機率自我毀滅的投票這件事她看起來還是挺驕傲的,還可以回答老闆說你是讓我來提高品牌知名度還是提高討喜度?還好她老闆回了要她兩著兼顧,不然這劇應該會毀我三觀。我是這樣覺得,因地制宜的行銷才是正確的,雖然網路無國界但通常你不太會去關心其他國家拍的廣告,舉個例 Uber eat 台灣廣告大概大家都有印象,但如果問你日本的 Uber eat 有請過小松菜奈你知道嗎?誇張點的說法,拿法國拍的廣告去給美國人投票,就跟拿米其林餐廳的威靈頓牛排去問和尚這是美味還是殺生一樣。
艾蜜莉的第三個點子,這邊又讓希維爾的能力值再次往下掉。因為一位路邊買花遇到的人邀請去看畫展,接著會在那邊遇到飯店大佬,看展就把大佬搞定接著馬上安排跟香水品牌商談生意,然後訂錯了餐廳去加百列那邊,吃飽生意就談成了,人生就是這麼樸實無華與沒有挑戰。
艾蜜莉第四個點子,她果然是個社群咖,這個想法就挺正常。希維爾團隊提的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櫥窗裡擺上床然後請兩個模特兒在上面睡一整天?甲方爸爸已經說這是個以前見過的行銷手法,其實就是缺少社群影響力,沒有通過使用通過 KOL 的方式來做營銷。所以前面的化妝品公司也因為這樣取消了跟行銷公司合作,而是單純的在 KOL 身上找流量與品牌曝光度。
艾蜜莉的第五個想法,就是看見那美國藝人一團亂的床邊照,覺得不錯就拿來拍成甲方爸爸的品牌宣傳文。這邊有件事我是沒想通,她這樣發別人品牌 IG,都不用先過審喔?這麼黑皮想發什麼就發什麼,怕爆。記得筆者以前管理破百萬粉絲團時,老闆也說過要是那天筆者失戀不爽在上面發了一句”幹”就完蛋,雖然是件開玩笑的事但卻非常真實,所以這種把發文權限給乙方還不過審的作法認真?然後 IG 上面明明是 177,684 個讚,影片四捨五入直接說 20 萬讚是還好嗎?笑死我。筆者最有印象是在管理英雄聯盟粉絲團那時,某一天在幫公司同仁上社群課程,要結束前就問大家有沒有想要發什麼,後來筆者就打了”ok“到粉絲團上,那篇在當時有 10,000 多個讚、642 則留言與 21 次分享。其實做社群有許多想法是很臨時的,運用生活上所接觸的一切去激發靈感,從而轉換成對品牌有益的內容。
這場艾蜜莉就有點非戰之罪了,你很難判斷這種公開的拍賣中,拍賣者會做出什麼事來,這部分讓我想起幾年前”班克西畫作「氣球女孩」在拍賣會落鎚後自我毀滅的新聞。而且以競爭對手這樣做的話,的確他們的粉絲會很興奮跟認同,但社會大眾就不一定了,所以才會有網路在討論保守跟新潮派的說法。但艾蜜莉還是盡量讓自己很樂觀的想像這會對皮爾卡登帶來更多曝光與討論,一夜漲粉十萬就足夠的樣子。這種心態就是目前有些 YouTuber 很相似。不管怎麼樣有流量就好,那怕是負面跟奇怪的事。接著又去灰色空間,還帶著灰色空間印著皮爾卡登的衛衣回來找皮爾卡登,這乙方得有多低能才會這樣做,灰色空間想把皮爾卡登帶入街頭服飾?我認真懷疑艾蜜莉是收灰色空間的薪水了。她還想教皮爾卡登什麼是時尚,乾你可以尊重專業嗎?wwww
最後艾蜜莉建議皮爾卡登回到已經被灰色空間租走的原皮爾卡登時裝秀場地,以灰色空間的行銷風格來挑戰灰色空間,運用對方已經炒熱的舞台,讓媒體能持續報導相關話題,保持從拍賣會到現在灰色空間與皮爾卡登兩者間競爭的熱度。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決定,從結果論來說也很成功,至少灰色空間沒有思考到反擊這件事,畢竟這倆人行銷方式就跟艾蜜莉的思考邏輯差不多。別人不會想到他們在拍賣會上會對衣服噴漆,他們也不會想到自己已經佔下來的時裝秀舞台會再被侵略成為墊腳石的那一方。
這部劇的行銷方式很極端,一種是保守的傳統行銷公司,另一種是艾蜜莉風格的 KOL 行銷方式,這兩種在劇裡是無法重合的。但現實並不是如此,大部分的行銷公司都會依照現時狀態去改變自己的策略,不然被甲方爸爸拋棄換公司也是早晚的事。這就是這部戲中刻意營造來突顯艾蜜莉風格與能見度,不然芝加哥總公司為什麼要收購這麼一間保守派的行銷公司?還是你想說法國那麼多人都出不了一位有艾蜜莉般行銷能力的人?回想他第一集剛到辦公室開會在闡述自己的社群經營理念時,我還蠻認同她說的重點不在人數而是在內容、誠信、關注度與互動,雖然馬上就被路克吐槽,但她也很自大的回應這是美國人所創,簡單又快速的讓我們知道這個人心態有多自我。
以上所有艾蜜莉奇怪的設定,其實就像標題所說的,因為少了米蘭達這樣一位人物。這部劇裡艾蜜莉要當一位努力、勇敢、承擔錯誤又善於溝通的安德莉亞,又要成為一位自信、經驗豐富、行銷能力超強又瞭解時尚產業的米蘭達。這兩者間有許多能力不應當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外,又需要貶低劇中法國人的能力來襯托自己,讓人有點失望。劇中敏迪演的中國人角色與講的中文等等,筆者不忍批評就不寫了。至於感情線的部分,網上已經有許多評論,簡直不能太糟糕,下一季是不是真的會出現艾菲爾鐵塔呢(喂。wwwww
結語
扣掉網上評論對於法國文化的偏見,以及本篇提到的問題與糟糕的感情線,此糟糕非彼糟糕你懂的www,這部劇還是可以當配飯用,看看時尚潮流也好巴黎風景也罷,都是一件很不錯的事,尤其筆者上週已經幫大家整理了《艾蜜莉在巴黎》超完整朝聖旅行街景地圖,讓你分分鐘去到艾蜜莉的拍攝地點。總之,等疫情過後當大家去到巴黎,踩在那些美麗的異國景點時,誰又會去想這部劇的設定是什麼樣子。
延伸閱讀
《艾蜜莉在巴黎》超完整 29 個法國拍攝地點朝聖地圖
《艾蜜莉在巴黎》介紹與預告 之前有做過《愛的迫降》 – 世理與正赫的瑞士景點街景,所以這次看完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