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是什麼?
就像”Gamestonk”的新聞一樣,Clubhouse 這個名詞最近在全球網路中爆紅,雖然這個應用程式從去年 3 月份就開始營運,但因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本週突然在 Clubhouse 開講,讓房間瞬間擠滿了超過五千人(目前限制每間房最高人數 5,000),進而讓這個 App 在全球網路爆紅。不過因為這個 App 目前只支援 IOS 以及需要邀請碼(每個用戶只能邀請兩位),所以成長的速度一直受到限制。另外介面目前沒有中文,所以在台灣本地推廣上會遇到障礙。也因為如此,相信在這一兩週內國內外就會有許多類似的 App 出現在網路上,冀望自己可以蠶食掉 Clubhouse 還未成功搶佔的市場。當然,其它 App 應該不會有伊隆·馬斯克入駐,但也許會花點錢邀請本地名人加入,例如政府官員與藝人等等。但這樣的爆紅只是煙火還是有長遠發展呢?也是筆者覺得可以討論的地方。
Clubhouse 發展史
Clubhouse 於 2020 年 3 月推出,就像現實中的俱樂部會員一樣,因為邀請制的關係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在早期發展中他只有很少的人所組成。Clubhouse 的公司 Alpha Exploration Co. 在成立兩個月後就獲得 Andreessen Horowitz 的 1,200 萬美元投資,估值很快達到 1 億美元,可是在當時也只有 1,500 名用戶。以現在的發展來看,光是 Tiffany Haddish 就有 140 萬粉絲,估值在 1 月 21 日來到 10 億美金。wwww
所以 Clubhouse 功能是什麼?
關於 Clubhouse 到底有什麼功能筆者可以有幾種簡單的解釋方式,比如說以前的電台廣播,會有主持人以及來賓,聽眾可以 Call in 進去由工作人員接聽確認無誤後也能夠講話。也有點像沒有開視訊的直播,實況主只是單純用聲音與聽眾交流,但這次沒有聊天室、表情符號也沒有抖內可以用,粉絲就是只能乖乖的聽人家說話。更近一點的也像 Podcast,但這是 Live 的 Podcast,沒有預錄也不用剪輯。
聽完上面幾種說法應該會對 Clubhouse 比較瞭解,總之就是開房間的管理員可以自己或是找幾個人設定主題一起來開講,而其他人就是乖乖的當聽眾,聽眾可以舉手說自己想要表達意見,管理員會將他提升到可以發言的位置,講完後再降回去這樣。
所以 Clubhouse 會紅多久?
只要疫情沒有結束之前,這玩意都不會冷卻才對。但其它競品的出現,也許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社群分眾,各自往不同的道路發展。更長遠的時間來看誰才會是真正的贏家還未可知,但如果這產品只屬於精英階級,那代表它不會成為最長遠的應用,畢竟一般人沒參與感還是會回到正常世界之中。現代人搭捷運不能聽廣播嗎?還是可以的對吧,那這個產品能與之不同的地方究竟是什麼就顯而易見。短期大家可能會因為能夠接觸到原本不在自己同溫層的人而感到好奇,但久了以後還是會去找自己喜歡的主題才對。
Clubhouse 適合誰?
Clubhouse 適合那些喜歡說話又想要擁有聽眾的主持眾,還有不想開直播露臉又可以跟粉絲溝通的名人。當然每個人都可以開房間來找人聊天,尤其在國外疫情普遍還很嚴重的情況下,有這樣功能的 App 顯然可以幫助他們稍微恢復原本社交的感覺,現在就有房間是皮卡丘房,進去裡面全部的人都在那邊皮卡皮卡的,也有只是想要人陪伴,開著房間沒說半句話的。以下筆者就來腦洞看看這款 App 有什麼運用的機會。
藝人
名人使用上應該是最容易也最快吸粉,不用設定什麼固定的主題,只需要找其他藝人朋友沒事上來閒話家常就可,例如日本那邊現在的 AV 女優群,晚上會擠在一個房間裡面聊天,雖然筆者完全聽不懂在講什麼,但這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很好的推廣方式,使用上來說也是簡單與易操作。只是藝人如果沒有經紀公司去推應該沒辦法長期經營,開聊的次數會慢慢遞減然後消失。
Podcast
其實對原有在經營 Podcast 的人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影響,反倒是多個曝光的機會。以前需要先錄完再剪輯的節目內容,現在就用 Clubhouse 開講,旁邊另外用麥克風直接收音錄起來,最後再剪輯精華放到 Podcast 上就可,有點像以前實況主開完實況會把精華剪到 YouTube 上一樣。
實況主
實況主們適合開這個嗎?其實也不能說不適合,只是應該都還是會希望粉絲去看實況頻道,畢竟那邊現在才有抖內跟訂閱的功能。而且如果只是單純做為分流的話似乎有點多此一舉,邊開實況邊在 Clubhouse 找人開講的話,實況的人又不一定能夠聽清楚 Clubhouse 的聲音,所以實況主這部分可能需要有先行者試試看才知道。
主持眾
喜歡說話又想要擁有聽眾的主持眾應該是非常適合這個的,每天早餐、午餐、晚餐訂一個主題,邀請該主題相關的人物一起來開房?就有源源不絕的內容可以使用,以此培養自己的聽眾與個人品牌在社會中的能見度。簡單說就是以前廣播公司在做什麼內容,這些人就可以在 Clubhouse 做同樣的事。
賽事轉播
以前小時候無法看電視轉播棒球賽時,都會在廣播上聽播報員轉播龍象大戰的賽事。未來有這種平台後,這些運用也應該非常有機會而且容易,筆者實在想不到有任何理由不去做這件事。
實體講座
例如誠品藝文講座、各類音樂、小聚會等各種不同類型社群聚會,以前如果要開直播分享給不能來的人都有較高的門檻限制。但現在不同了,只需要開起 Clubhouse 就可以照顧到世界各地的聽眾,並且還能夠給予這些線上聽眾互動的機會。
虛擬講座
兩性情感、星座、算塔羅等等各類不同主題的主講們未來都可以來到 Clubhouse 經營自己的頻道,甚至影評、講書各類主題都行。
聲優、說書人
每天晚上 11 點,帶給聽眾一場 30 分鐘的床邊故事,幫助你進入夢鄉。(有的話請跟我說,想聽!
歌房
這現在很多唱歌的 App 都可以做了不算新的運用,但的確是可以在 Clubhouse 發展。
品牌
品牌適合開自己的 Clubhouse 嗎?這個可能要看品牌平常的經營方式吧,如果 CEO 是像馬斯克那樣的就很適合。但如果品牌一般都是公關在對外發言,平常 CEO 發言也需要通過公關審稿的品牌就不適合使用 Clubhouse,尤其是一些不小心說錯話會導致股價上下起伏的公司,可以說越大的上市公司越不適合,反之越小的品牌越有機會運用。
遊戲
遊戲推廣應該是不缺 Clubhouse 的,因為一直以來都有 Discord 可以用,如果房主想要開聊的話也是能夠用語音,但如果房主在 Discord 上也都只是用打字的話,那麼進到 Clubhouse 就沒有意義了。而且遊戲講究的還是畫面,單純只有聲音的話比較難形容好不好玩。當然,採訪遊戲製作人之類的是可以的,不過這似乎比較接近主持人的應用那塊。
其它
相信還有很多適合在這個平台上發展的內容,真的把以前廣播那套搬上來就知道,除了有很多正規的發展外,也一定會有許多跟以前地下電台相同的內容出現,甚至直銷或是牽涉仇恨的內容都有可能,所以 Clubhouse 在去年十月才發佈了社群規則與用戶規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人,相互尊重與包容才是最重要的事。
補一下使用後一週的心得
這幾天體驗完 CH 後有種感覺,其實這就是場大型會議,參加會議需要獲得會議邀請,而且暫時限制在人類的 iPhone 部門,因為會議有馬斯克參加,所以大家都搶著想進來。有些人想聽馬斯克們說話,有些人希望自己能成為台灣的馬斯克。在各場會議中有人喜歡擔任會議主持,有人喜歡侃侃而談但沒有重點,到臨了還要補充一句「好,我快速的說一下重點」然後再講上一段沒有重點的內容。
有些人喜歡在會議中陳述自己的經歷而不去切合主題,彷彿來開會的人不知道他的經歷就不會認同他說的話。還有些人來開會只是來交換名片,你追隨我然後我追隨你,彷彿這樣就建立起了人脈。但還是有極少數的人雖然說的很短但每句都是重點,而且就像藏寶庫一樣讓聽眾挖掘。
然後大部分的人在開會時都一樣只是靜靜的聽著,少數人還認真的做筆記,期待自己這次會議能收穫良多,但我想你是知道的,大部分會議都只是在浪費時間。wwww
Clubhouse 可以追蹤誰?
這邊列一下筆者自己的帳號 @Waynesan,還有佛心給筆者邀請碼的”吹著魔笛的浮士德“,筆者也才用不到一天,所以發現的名人也不多,就給大家自己去發掘了。
最後更新日期: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