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談一些跟電競有關的部分,首先女主童謠在大學畢業 23 歲的年紀加入職業戰隊,在現實應該是去養老的,23 歲幾乎是接近退役的年紀。在 CK 與 ZGDX 的決賽現場,那位主持人不知道是不是原本《決戰!平安京》的賽事主持,年紀那麼大的電競主持還真沒見過。場地的話看起來挺專業,可能是刻意租場地借設備拍,也可能是真的職業賽打完後多租一天拍攝。像是選手使用的英雄在背後的 LED 會顯示,在比賽中首殺後 LED 也會出現首殺的圖示,這些小細節都有顧到。
Observer 電腦:就是我們習慣稱呼的 OB 機,你可以把他視為在遊戲內的移動攝影機,每台 OB 機代表的是一台電腦,通過 OB 手操作在遊戲的觀察者,為大家帶來遊戲進行的畫面。OB 的數量會依照遊戲而有多寡的需求,但至少都會有兩位。所以做為 OB 機的電腦必須要在遊戲中能夠開到最高畫質,並配合轉播的幀率,假設要轉播 1080p 60fps,OB 中的遊戲也要保持在 1080p 60fps。換成傳統體育的話,只要攝影機可以支援 1080p 60fps 就好的意思。
HDMI to DVI:想要從 OB 機截取訊號送到導播機,需要經過一台 HDMI to DVI 的設備,這不是買個轉接頭那種喔,是將電腦的 HDMI 訊息轉成 DVI 再送入導播機。大部份的人都不會太關心這塊,但訊號其實只要經過每個設備都會被重新再壓縮一次,所以這台小機器也是影響直播畫質的因素之一,同樣的假如你要做的是 1080p 60fps,這台小機器也必須要支援到 1080p 60fps 才可以。
導播機:導播機可以說是電競賽事轉播中的心臟,這台重要的機器接收的並不止於 OB 機轉換過來的訊號,還包含現場攝影機等所有訊號,以當初規劃最大數量的信號源,整個電競館大概有 27 路輸入的訊號,這一台導播機也吃不下來,所以還會有其它的整合機器,總之導播機很重要,他也必須要能夠輸入與輸出 1080p 60fps 訊號才可以。
DVI to HDMI:你猜的沒錯,訊號又要再轉一次送到直播機上,所以要經過一台 DVI to HDMI 的小機器,同理也要支援 1080p 60fps。
CONTINUE 戰隊在打聯賽決賽時,場地看起來是換了一個,而且換成玻璃屋的概念,其他應該跟原本的沒有什麼改變,玻璃屋的作用是拿來隔絕來自觀眾的聲音,以及讓選手不要聽見現場主播賽評播報的聲音。劇中這段中有位選手在偷看觀眾打的暗號,但賽事組完全就沒有要檢查跟阻止的意思。通常這是可以強制暫停去調查的,沒有什麼比公平性更重要的事,不可能等到賽事結束再去看回放來確定對方有沒有違規。只能解釋這是劇中為了幫許蔚做糟點刻意安排的橋段,不然真心不太可能。然後這個舞台建制有點奇怪,就是觀眾視線會被玻璃屋檔到螢幕,從正面看左右兩邊已經有少部分被遮蓋的話,坐兩邊的觀眾大概只能看見螢幕的一半左右吧。你別說現實不可能,以前筆者就在 ATT 看過一場擋到螢幕的賽事(笑~
當然用長桌有其好處,就是前面可以裝 LED 螢幕讓舞台前後看起來好看,從暴雪鬥陣特攻在洛杉磯的電競館採用大量的 LED 螢幕做前景與背景後,英雄聯盟 LPL 也在採用了類似的方式,這似乎也是最近幾年電競館的設計潮流方向。但假設是設計成獨立的桌子,其實前面裝的要是 LED 螢幕的話也是可以達到拼接無縫效果的,所以這就看當初設計究竟有沒有要承接其他遊戲的賽事。
再來是影像訊號的需求,你可以想像背後的 LED 螢幕與前面對戰桌的電視螢幕是兩個電視牆的概念,意思就是 LED 螢幕你可以選擇要丟什麼訊號給它,影像、動態或靜態都可以。對戰桌的前置螢幕也是一面電視牆,但你可以丟一個完整的畫面給它,也可以丟各自的畫面給它。比如說,前置電視可以出現的畫面有”拍選手的攝影機的選手畫面、選手電腦的遊戲畫面、導播室丟給螢幕的訊號三種”,像是選角時就可以在選手個人的對戰桌前顯示他選的角色是什麼。所以依照這樣的設計,每個對戰桌也需要接上兩條的影像傳輸線才可以。你說為什麼後面 LED 不做滿,對戰桌前置螢幕不做 LED 拼成無縫?只能回你這一切都是錢阿~~~~
那決賽想要有放獎盃的獎盃座,讓選手在奪冠瞬間可以衝上去捧獎盃該怎麼做到?因為舞台不夠深所以放在螢幕正前面剛好擋住觀眾視線,放在左右不管那邊都很奇怪,有種主辦單位是不是想直接把獎盃頒給他們的感覺。我還記得那個晚上,我在場地中間走來走去,算了算距離、寬度與觀眾的視線等因素後,決定在場中間額外做一條可重複使用的 T 台(不過要找地方收),把獎盃座放在 T 台的最遠處,通過 T 台將左右兩邊的觀眾席區分成紅藍的感覺。
大型職業聯賽一般都是線下比賽,遊戲業者會有兩者選擇,一種是伺服器上額外架設比賽專用伺服器,另一種則是在現場機房架設遊戲伺服器。前者還是會因為連外網路斷線受影響,後者則是不存在連外網路,所以重要大型賽事會希望選擇後者。但後者的風險非常高(會出現私服的意思),因為會有弄丟遊戲主程式的高風險,所以通常在現場架設比賽伺服器的機房都會管理的非常非常嚴格,比賽如果有好幾天,在每晚賽後伺服器硬碟也都會由 IT 直接取走。甚至有聽過公司的稽核組會在大型比賽現場,試圖去偷這些東西,當你管理不嚴格東西被他摸走,就會看見一張留言貼紙,代表管理的 IT 要倒大楣了。
除了提到封閉的對戰室不可能外,這兩位選手要這樣走進去裡面基本上更不可能了,大佬你的裁判呢?你的工作人員呢?要是沒有工作證不要說對戰室了,連後台你都難進一步。撇開這些不說,劇中也很用心的租了真的場館,然後搭了舞台找了臨演觀眾(行情大概 150 ~ 200 人民幣。與主持和主播賽評,也算是有用心了。順便提一下,電視劇第一集開頭那頭飛的 AR 龍,基本上現場觀眾是看不見的。只能通過現場大螢幕看見他飛,線上看直播的觀眾也能夠看見,但現場觀眾對著天空歡呼感覺就很傻wwwww 這個原理是通過至少一台固定的攝影機上安裝感應器去補捉現場的定位,然後在通過播放後製作的動畫,顯示出有條龍在場上飛的樣子。而這段擴增實境的阿龍,顯然就是致敬英雄聯盟 S7 世界大賽在北京鳥巢的遠古巨龍。
總的來說,這部電競劇說是當今最用心製作的電競劇也不為過了,除了蝴蝶藍本身劇情寫的不錯外,製作組在比賽呈現的部分也將真實人物 3D 補捉去做動畫,我都以為他們為了這部劇做了一款遊戲了勒。撇開電視劇的浮空四連刺真心有點好笑,還有劇中有些戰隊管理或是電競場上的問題,還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一些小問題並不影響大多數人的觀劇體驗,就跟我常說的弓道一樣,真正看懂對錯的實在太少了,一般人看爽就好。這部劇也傳達了許多正能量,算是部能夠鼓舞人心的好作品!比如說在近期的外媒報導,RSG(RSG電子競技俱樂部)選手 Sync曾獲得過 MPL-MY/SG(mobile premier league)第一季冠軍,因家庭原因離開職業賽場。偶然的機會他在網飛看到此劇後表示「看這部劇時會經常想起和隊友在一起的種種的美好回憶,我真的很想重返職業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