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電影介紹
韓國電影《#Alive》#살아있다,改編自好萊塢編劇 Matt Naylor 劇本,由曹日亨執導,劉亞仁、朴信惠主演。電影上映前的預售票比其他同時段上映電影要高,因為當時韓國政府為補助新冠病毒對產業的影響,推出了一個看電影便宜 6,000 韓元的優惠券,大概類似台灣藝 FUN 券的概念。在電影上映後雖然評價不佳,但因為市場沒有其他較強的競爭作品,所以票房表現仍然不錯。一週就突破一百萬觀眾,但後續因惡評不斷,在 6,000 優惠券於 6 月 28 日結束後,平日觀影人數從 15 萬降至 6 萬,加上疫情再度擴大使人數降至 4 萬人。
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於 2020 年 7 月 15 日上映後,當日觀影人數降至 4,000 人。總結在韓國票房未能達到收支平衡點,低於 190 萬觀眾的預期。但在 7 月 28 日於 Netflix 上映後第二天就取得全球排行榜第一。根據提供影片排名榜的 flixPatrol 數據顯示,在包括美國、法國、西班牙、瑞典、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全球 35 個國家中排在第一位。有興趣的可以至 Netflix 線上觀看。
《#ALIVE》劇情簡介
在某座被來路不明病毒攻擊的城市,剛睡醒的俊宇發現家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突然失去網路、電話與簡訊後孤立無援的躲在家。當他最後與家人失去連繫,連賴以生存的食物與水都消耗殆盡時,他失去了生存下來的勇氣。但在那一刻,有人從對面的公寓傳來訊號。俊宇發現了對面公寓原來還有另外一位倖存者金宥彬,他們決定一起尋找存活的方式,一定要活下來。
《#ALIVE》預告
ALIVE 電影心得 – 雷
這部電影真的是很低成本的那種,所有場景都在同一棟公寓中完成。主要演員只有兩位,剩下就幾乎是僵屍臨演大軍。以低成本來看整部劇雖然會有很多奇怪的地方,但整體氣氛的營造還可以。劉亞仁是一位遊戲實況主,家裡一台水冷式主機加上兩台螢幕根本就是電玩專業標配,坐的還是電競椅,旁邊還有小冰箱放提神飲料,製作組功課做的很到位。www
朴信惠在劇中過了二十天,電影過了四十分鐘時才出場,讓原本已經決定要自殺的俊宇獲得活下去的勇氣。朴信惠在劇中演的是一位曾經喜歡攀岩但卻因為意外摔下來變成有恐高症的人,所以家裡才有那些帳篷、手斧、油燈等野外露營的工具。不過在家是用個帳篷幹嘛啦,妳沒房間逆(笑?雖然做陷阱抓僵屍蠻猛的,但是為什麼僵屍進來後還會幫你關門,是只有開放單人預約用餐嗎?
來說說好的地方吧,像是僵屍的妝容,音樂、配音等等都還算能夠帶出緊張的氣氛。演員表演上劉亞仁也有演出讓你感受到他害怕的樣子,但隔離 20 天表現出的孤獨感不夠深。朴信惠就顯得比較冷靜,畢竟沒有演到她這二十天怎麼過,沒有體會到她的孤獨感。而且雖然不知道她這 20 天到底殺了多少僵屍,但她能夠做陷阱跟還有時間思考人生再砍僵屍的狀況下,前面應該已經砍了不少入侵者。從四樓垂降的畫面看來是一鏡到底,所以是沒有替身的狀況下完成,這要給個鼓勵才可以。劇情整體還算流暢跟緊湊,一開始也不演了直接就馬上陷入大混亂當中,中間再通過電視新聞來補充到底發生什麼。中段最精彩的大概是那位僵屍消防員,憑藉著身體素質居然可以用那麼細的繩子往上爬,其他僵屍看來辦不到。
兩人決定通過最傻逼的垂降的方式下到一樓,為什麼不先丟個東西到遠點的地方吸引走再下去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開著主角就是威能的無雙打死一堆僵屍後搭電梯上到八樓,在被僵屍圍攻差點死去前就會被人救走所以沒關係,不過那個人應該是陰屍路看太多所以還把自己的僵屍老婆養起來,還想要把女主角喂給他老婆吃,最後被他自己的老婆咬死,這整段真的是有點多餘跟尷尬,不過也算是鋪陳最後會有人來救援這段。最後逃難部分沒有什麼緊張的感覺,可能是知道一定會是關鍵出現直昇機的結局,但看著主角不知道在幹嘛還可以活著上到樓頂反而有點呵呵。總之,結局的收尾方式讓筆者想起布萊德·彼特的《末日之戰》在屋頂搭乘直昇機逃離的場景,電影這樣就結束了,真的是非常低成本的電影阿。
接著來說說問題,男主角一頭金毛,過了 20 天少說也得長個 0.5 公分,結果頭髮還是那麼俐落跟帥氣連布丁都沒有,快告訴觀眾是去那邊做頭髮的,再也沒有比這個更有力的廣告了。wwww 還有他家裡的那一點食物跟斷水情況下居然可以活 20 天,真心覺得超強。然後餓了 20 天也沒有任何變瘦的狀況,雖然不建議為了拍電影而短時間暴瘦,但一點變化都沒有真的是有點敷衍阿,而且 20 天都快餓死了他還是有好好的洗臉跟刮鬍子哈哈哈。在劇中跟女主聊天時,女主角居然說”你真的很老派耶,居然說出湯姆克魯斯”,喂喂喂你好好說話喔,居然說阿湯哥叫做老派,人家之還要上太空拍電影耶!尊重一下喔。
總結下吧,這部電影雖然不算是什麼大作,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也許變成各國世界第一連製作公司也沒想到,但在疫情橫行的這一年裡,國外在今年中想要看到院線片幾乎不太可能。能夠有這樣一部僵屍爽片,也算是給外國人一個紓解壓力的出口吧。筆者自己很難想像隔離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能夠活在台灣這樣兩百多天沒有本土案例的地方真的非常難得,也希望未來世界疫情能夠早日結束,期待未來新聞上播著新冠疫情最後一位病患痊癒出院的消息。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2/01